|
【環球時報記者 白云怡 謝文婷】編者的話:去年7月,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聯合百名專家學者發表了題為《與中國為敵適得其反》的公開信。今年4月,包括傅高義在內的近百名美國前高官和專家學者發表題為《拯救來自美國、中國和全球的生命》的聲明,呼吁美國與中國合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a& b! S/ I# p5 ]! M" F9 |
: {3 k. q5 q: L" r2 U+ G, {
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在一些人看來,當下的中美關系卻在“自由落體”式惡化。更讓人憂心的是,在因疫情、選舉及其他社會問題而導致國內一片混亂之際,美國仍在全方位對華施壓。如何看待中美之間頻頻出現的沖突與摩擦?兩國關系的未來將會怎樣?《環球時報》記者近日視頻連線90歲高齡的哈佛大學榮休教授、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義(如圖),聽他詳細闡述自己的思考。, U" b' |+ p/ F& C' l$ R6 n4 A, j
, ]1 h0 _0 E: U' g
傅高義
4 I9 |/ \, @4 w0 O7 f
- `* s D I, X. h+ w5 [
傅高義' X/ l% X; e. W# e
4 H( O2 a+ V" e! D- `8 X8 S
美中軍事沖突必須避免,因為后果太嚴重: D- s6 C) ? `) `' \7 s' a
' G: @6 i3 Q4 B3 C2 f環球時報:去年11月您曾表示,在對華強硬這點上,沒有所謂“華盛頓共識”。但今年我們看到,不論共和黨人還是民主黨人的對華態度都日益強硬。過去幾個月情況有所改變?對華強硬是否已成為新的“華盛頓共識”?
* Q# \% T% b$ T! }! V* m7 j1 m( A/ D
傅高義:當時我說的是,華盛頓并沒有就“對華接觸已經失敗”達成共識。我認為直到現在這一現實仍然沒有改變。盡管當下兩國關系非常糟糕,盡管特朗普政府將事情推到如此瘋狂的極端,可以說華盛頓仍有一種廣泛的共識,即我們必須找到與中國合作的辦法以避免沖突。
- \; _$ B h+ d) m8 |
: C* O$ m9 N+ e5 q8 X# J華盛頓現在有反華情緒,在大選背景下,我們可以預期特朗普和拜登都會表現出對中國的批判態度。但我相信,在大選之后,無論下一任總統是誰,我們都明白,即便是在謀求自己的國家利益之時,我們也必須找到和中國建立更好關系的新路徑。我認為大選之后美國政府在對華態度上會有變化。& w, E) N8 G+ n, g" V2 N
$ }& M6 _7 ?) T: O2 J% T環球時報:如果特朗普連任,您認為他會調整對華態度?
4 b# a, p* E6 W! a; c' w7 a8 R$ w* ]
傅高義:特朗普政府是一個非;靵y的政府。首先,我并不認為特朗普有很大幾率當選。如果他連任,我想他會很在意自己未來4年的政治聲譽,因此他會避免和中國產生沖突。不過,美中之間將很難有一套完整的合作規劃,兩國關系將會雜亂無序,但會比現在好一些。
+ I* G; G, r+ u A. K
" q8 Z$ Z$ Q7 ~! o5 _' L7 U特朗普資料圖: p0 J4 G1 g7 f
+ q5 d& ^% o. `7 e \, K4 ^
特朗普資料圖
, ]: k; e7 C" ]- C; T. Q$ {% O$ z: u j/ @+ Q9 B
環球時報:中美會發生軍事沖突嗎?% [* i$ b I6 p. \& ^- [
! A7 `$ N0 J& [7 m+ ?0 a傅高義:很不幸,兩國有發生武裝沖突的可能性。盡管沒人希望這樣的局面發生,而且這將導致所有人的失敗。如果我們回顧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的歷史就可以看到這樣的可能性:一戰始于一件小事,并很快波及多個大國,盡管它們并未計劃參戰。% Q4 z$ `: H& L! I8 E
0 i( B# v! Y7 U' q" O9 P) f
今天,如果南海發生一場很小的摩擦,就可能會很快升級。如果不能對此有所控制,就很可能帶來災難性后果,每個國家都會成為輸家。這將非?膳。
5 H; u; L% P! l6 Y
! t, k6 X @% ^2 R! \我相信臺灣地區領導人已意識到,過分尋求獨立是挑釁大陸出兵,他們會試圖避免這樣的危險。但如果北京領導人擔心臺灣會跨過“臺獨”紅線,或者他們認為美國不會因為大陸出兵而參戰保護臺灣,那么就存在美中間爆發戰爭的真正危機。臺灣問題引發的沖突可能會升級為一場對全人類造成災難性打擊的大戰。為避免這樣的重大危險,我們必須加強美中領導人間的理解。( Y2 o& t2 `% E0 ^
% \, g. d, j @' X所有關心世界、關心美中關系的人都要意識到,我們必須避免軍事沖突,而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更好地了解彼此。
5 D I+ b, t5 [8 e8 T" {' M
% U' _, R! d- U+ ^; L
6 w T, q' W( l' A' S
7 ]4 F2 R n: Z7 f7 d' p8 q) G; o香港出現困局,但“我不認為‘一國兩制’失敗了”
' o W4 g, E5 I. a% A4 e
/ ?* C! S& }9 d- |( e" K v& `* t環球時報:您認為香港是否將會成為中美之間的戰場?6 D9 Y; X1 F* R. n4 k1 V3 I( I
, F* v: |2 F& j# I/ J" p6 w1 r6 t4 o
傅高義:首先,我不認為美國會派遣軍隊,所以不存在真正軍事意義上的“戰場”。美國會在公共輿論上就香港問題提出嚴厲批評,他們對那里要求更多自由的年輕人十分同情。一個現實是,美國很難找到對香港產生實際影響的辦法,畢竟美國無法控制特區政府。但很多美國人相信他們應該對中國處理香港問題的方式持批評態度。因此,我想香港會成為美中公共輿論的戰場。
0 V3 Y6 v9 o5 V. D/ K) U) b2 b0 p4 F, h
環球時報:鄧小平當年曾提出“一國兩制”50年不變,現在50年已走過接近一半。西方有人稱“一國兩制”或許已經失敗,您怎么看這一說法?
7 X' a# v# ?. y- ~, }% r' |1 z4 N
1 H; Q0 C& C- K2 |傅高義:我認為當年鄧小平先生提出的“一國兩制”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其本意是想讓香港和內地在交流中逐漸合作。所以我不認為“一國兩制”失敗了,但就上述這點而言,現在確實處于一個不太好的狀態,面臨很多挑戰。
+ O( W3 W4 @8 [
# n9 T9 [; `" k* ^+ v香港社會有很多不幸的問題。很多內地人才前往香港,在那里找到好工作,同時香港最富有的階層從房地產行業中賺取大量利潤,收取高額租金。而很多當地人,包括沒有獲得體面工作的年輕人,不得不為面積極小的房屋支付高昂租金。他們的生活一直很不愉快。這些年輕人也沒有向政治領導人表達意見的渠道。香港的領導者們,無論富裕階層、政府還是抗爭者,都沒有很好地處理問題,F在形成了一個很大的困局。0 k7 P y' x6 K/ K* a" Q9 T
4 e! ~0 r. [- o( V3 B5 }, P
現在,北京希望通過國安法和派駐國安人員平定香港局勢。不過我認為,這能否真正起到作用,歸根結底還是要看北京和港府接下來能在多大程度上真正解決香港民眾的問題。如果能從現在做起,并和當地民眾進行討論,我預期局面能在未來幾年有所好轉。但如果只是采取強力措施,而沒能解決這些深層次問題,抗議和沖突恐怕還會長期持續下去?傊,香港需要一些更有想象力的領導人,找到新的方法,為香港人帶來新的希望,同時給予他們表達自己想法的自由。( [. H0 W/ @; k% M" ?
3 m" J0 `: K% y( s7 e) N
) b1 l& z. d6 ]9 B4 P. s" S( V
5 J; c. } W: h# a! N
找到“競爭而不打架”的共存方式是一項歷史使命
j, w$ X' y" O1 v" B" V0 x
% w- T0 U8 j; n環球時報:對于中國來說,您認為中國政府在當下的歷史任務是什么?; N$ @% t: i9 t4 r% c- P; T" g
5 G2 p' o. h% w+ ]* O傅高義:我認為美中兩國的歷史任務是塑造一個國際新秩序,這也是兩國共同的責任。這就像奧運會比賽里,運動員們會非常激烈地競爭,但他們不是在打架。所以,找到一種“競爭而非打架”的共存方式,是美中領導人當下共同的歷史使命。1 s+ A5 _1 O# E; O5 w
# N0 ?9 G' e4 Z3 n" G0 m我和很多美國的知識分子都認為,美國沒有加入亞投行是一個錯誤。在這個國際銀行,中國領導人在建立規則和搭建框架方面表現出色。在非洲,中國在推動基礎設施項目上做得很好,盡管他們在對外關系上還有待改善。我認為“一帶一路”倡議也是個不錯的主意,雖然目前尚在起步階段,還需要調整工作方法,但它在連接歐亞大陸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我想,很多有思想的美國人已開始看到這一點。
2 z0 N8 {4 }" Z/ g7 o0 j) q% s u, [! ~* `% X
在這一背景下,中國領導人需要找到一條和其他國家合作并解決分歧的道路。美國獨大的“單極”時代正在結束,美國不可能像以前那樣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并領導全球所有事務。這就意味著,中國需要同美國和其他國家合作,為世界提供一個全面的新秩序。在這個秩序中,世界不會被分為敵對的幾塊,因為這對所有國家來說都會是災難,世界應該在一個整體架構中團結起來。
- O4 l' I, z/ G, u; T' a0 y/ _/ u) J( z. {+ [! y
目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危險是,美中兩國的超級民族主義者們試圖分道揚鑣的聲音太大,憤怒的情緒過于高漲。政府需要對此予以控制。
) ]% i' _4 x( U" \$ ~7 U: _$ ^- T- U3 ?8 F
此外,在國內,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令人贊嘆的成就,農村人口持續向城市流動。相反,上世紀70到80年代美國在從工業經濟轉向服務經濟的過程中做得不太好,社會貧富差距懸殊,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貧富差距擴大是很多人支持特朗普的一個重要原因。
: y9 V; N( I1 a5 G2 H/ [$ ^' t2 I+ ^. O8 l, l: |
因此,我認為中國領導人現階段的另一個歷史任務是,阻止貧富差距擴大,這一點極為關鍵。中國領導人應當想辦法創造一種新的服務型經濟和新的就業形式,讓科技發展能惠及每一個人,提供工資差距不那么大的就業機會。
" D5 }* `& T: d1 p
6 h8 m7 F8 e: b" o環球時報:您也是日本問題專家。數十年前,日本被描述成美國最大的經濟威脅,而今天中國被認為是美國最大的對手。兩者有何相似和不同之處?1 R* Y! m, j+ c( V
8 I% V( g* q) [0 \/ B# h. f
傅高義:我對那段歷史記憶深刻,我當時應邀在日本和美國演講,而且還在美國政府內工作了兩年。今天的美中關系和當年的美日關系存在幾點不同:
, m! v" n8 P# R9 n% N. R! `0 J F. }: V( s+ \) u% a! i `; w$ T- A
首先,美國和日本是軍事同盟。在中蘇交惡后很短的一段時間里,美中也曾在安全領域有過緊密的合作關系,但這種關系并沒有持續下去。而美國和日本的安全合作持續到了今天。, G5 u/ k H- R, g, a1 w
3 j: l' i1 }* X _; G# D5 Y
其次,日本后來很快在美國建設了大批工廠,幾乎每個州都有,為當地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
. s+ g0 b* m" M% r7 j& ^3 f* a0 u2 l/ C9 z+ t& |' l% g+ W7 P; [" o
第三,日本的經濟泡沫在1989年前后破裂,但我們不認為中國的經濟泡沫會破裂。
; y5 V; L- m5 H, Z5 y
- H! ]9 u3 e8 a1 Z8 V; z7 W第四,中國的增長潛力大得多,中國經濟可能會持續增長并在未來超過美國的規模。美國人屆時會發現很難接受這一點,但我們必須學會慢慢接受。& N1 a- d6 b0 I5 Y6 _5 a
4 Z2 }. E4 r" s4 [+ |8 x, Y我希望當中國經濟超越美國時,中國能夠非常謹慎小心,因為那將是美國人非常不安的時刻。我想中國可以做很多事,讓這個過程顯得更“平滑”些,比如在美國建立更多工廠、允許美國公司在中國公平競爭、購買更多美國商品等。但必須承認,即便中國做了所有這些,這件事情仍將非常棘手。. g5 x1 ~: {0 B) F6 n
% P! _# O% `: g
美國“也許會經歷幾年傷腦筋的時光”
- C: y7 L( I/ I1 h
. S' \, b9 s- } G環球時報:美國的醫療水平世界領先,但在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中,美國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均位居全世界首位。造成這一局面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m* N" g% M% I
) ^& x* u7 F9 J$ t. a3 R傅高義:詹姆斯·法洛斯最近在美國《大西洋月刊》上發表的一篇文章,給出了最全面的解釋。很顯然,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特朗普政府。+ Y2 D, g6 ]- b
5 |' k- a5 S6 w/ z) M/ Z" _3 ?9 W事實上,在新冠疫情出現之前,前幾屆美國政府已經有比較完備的應對流行病計劃,我們有一個很好的總體計劃。但特朗普沒有實施這些計劃,他甚至在一開始聽說新冠病毒時表現得這好像不是一件大事,導致很多反應滯后。特朗普政府顯然必須承擔最大責任。- b6 y j2 K5 P- \
( s3 K7 H8 \' }9 x0 {$ m. t環球時報:您是否擔心特朗普政府動輒“甩鍋”中國的言行,會對全球聯合抗疫和世界經濟復蘇造成負面影響?
' E3 k# ~5 \: u" |' e; J4 a( }3 p* g
傅高義:確實如此,F在美中兩國在不停地互相指責,這非常糟糕。怎樣對付新冠疫情?兩國此時真正該做的是合作開發新藥、生產抗疫設備等。但現在我們在做什么?對著彼此大喊大叫,追究到底是誰引發了現在的局面,誰做錯了什么事情。我們需要承認,我們在這次新冠疫情的應對中都犯過錯誤,但現在我們應該繼續前行。
# `- I3 V2 d6 Q( \2 I# [
' T+ B+ m: L! V3 B: O& e9 z. u環球時報:您前面提到美國的內部問題。嚴重的疫情和社會上不斷的抗議,都讓外界看美國有種“混亂”之感。美國的國內問題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甚至重塑美國與外界的關系?
2 t2 m) W$ Y) |" X8 }+ g9 T. k8 t- e( d, p3 V# |+ I8 _
傅高義:美國現在確實存在嚴重的問題,但美國有改革與改善的能力。當然,未來美國人會繼續批評中國。我成長于美國中西部的一個小鎮,很明白那里的情況和當地人的思維。不過,我仍然認為美國有著強大的復興潛力。+ ]+ h- |- r) }- `8 f7 H1 t* r
9 m) x; o* @7 A0 `7 S0 r
我知道現在一些中國人認為,美國曾是一個強國,但它現在正在衰落。我想說,美國將不再會像我年輕時那樣,在世界上擁有完全的主導地位,但許多美國人仍在努力把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好。
+ c% k% u8 X/ q! D4 ^
( M A) U" D. [* n; o* O, k# h# L$ l+ Y' ]& Y+ [0 `# c
就在數天前,《紐約時報》用整整一個版面討論美國的不平等問題,指出我們必須在縮小貧富差距上做更多工作,尤其是改善黑人的生活狀況。所以,盡管民主可能搞得一團糟,比如我們正在經歷歷史上最糟糕的特朗普總統任期,但民主也可以讓所有人提出建議,采取各種方法,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好。% A; X* u9 e) m& I
% Z w$ s( w2 H* t( H我不認為美國會因目前的問題徹底垮掉。我們也許會經歷幾年傷腦筋的時光,然后慢慢從疫情中恢復。我們也在試圖尋找一條新的經濟道路,解決那些在過去數年沒能成功解決的問題。我希望美國能找到這樣一條路,盡管并不容易,但請不要就此認為美國將走向失敗。
0 L! c# q& P8 V. G
`% ?* i6 {9 I; S9 H( g2 C美國曾犯過很多錯誤,比如,我們中的很多人不愿接受中國的崛起。但我和很多人都在努力,爭取更好地和中國打交道。美國仍然是一個有能力不斷自我糾偏的國家。 |
|